葉下珠別名: 珠仔草、假油甘、潮汕、龍珠草、企枝葉下珠,碧涼草等。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數寸至尺許。莖帶紫紅色,有縱棱。葉互生,作復瓦狀排列,形成二行,很似羽狀復葉,葉片矩圓形,長二、三分,全綠,先端尖或鈍,基部圓形,幾無葉柄。夏秋沿莖葉下面開白色小花,無花柄?;ê蠼Y扁圓形小果,形如小珠,排列于假復葉下面。
葉下珠草介紹及功效
葉下珠多生長在溫暖濕潤,土壤疏松的地域,稍耐蔭,生長地土質以森林棕壤和沙質土為主. 葉下珠的醫用價值比較好.清熱利尿,明目,消積。用于腎炎水腫,泌尿系感染、結石,腸炎,痢疾,小兒疳積,眼角膜炎,黃疸型肝炎;外用治青竹蛇咬傷。
葉下珠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采收,10月中旬后隨氣溫降低葉片很快變黃脫落,影響藥材質量和品質。葉下珠藥用部分為全草,且根系較淺,生長地土壤疏松,用手從基部連根拔出,抖凈根部泥土后晾干。